台美國防產業論壇 聚焦材料資安動力及AI關鍵技術

台美國防產業論壇今天舉行,與會人士透露,此次除各大廠進行簡報,亦探討台灣在深化國防自主時,包括「材料、資安、動力、人工智慧(AI)」等領域,仍需由友盟國家協助關鍵技術,方能突破現有瓶頸。

由27家美國國防承包商組成的代表團3日抵達台灣,廠商除外界熟悉的洛克希德.馬丁、雷神、貝宜、Aero Vironment、諾格,也包括無人艇製造公司MARTAC、監視飛行船((人載)台生產公司TCOM,L.P.等廠商。

台美國防產業論壇今天上午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,由前美國太平洋陸戰隊司令魯德(Steven Rudder)中將、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、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吳明蔚、漢翔公司總經理馬萬鈞等人揭幕,前國防部副部長、立委陳永康在午宴時間發表專題演講。

今天會議議程有稍作調整,原訂3大議程整併為2大議程,但簡報廠商單位未變;相較去年,今年全程不公開。

與會人士表示,鑑於台灣持續發展並深化國防自主,此次論壇聚焦國防自主及關鍵技術的國際合作,台灣雖具備硬體能力,且中小企業能量豐沛,除整合能量,也有與會單位在會中強調「材料、資安、動力、人工智慧」等領域的關鍵技術,仍需要透過友盟國家進一步協處,才能突破現有瓶頸。

與會人士分享,這場論壇主要目的,是讓台灣廠商能有平台介紹自己,促進合作機會,與會軍火商代表團則對相關國造計畫較感興趣。

不過,亦有與會人士認為,此次論壇僅讓如漢翔、台船等台灣大廠進行簡報與說明,其餘台廠反而較無機會上台,實際的交流時間也不多,盼未來能有更多平台,讓更多台廠能進行實質交流對話。

與會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受訪表示,基於國際閉門會議的慣例與規則,他必須尊重主辦單位和與會者,因此不宜代表發言。

但他從個人角度觀察認為,台灣硬體製造業國際知名,且已有部分廠商打進美國國防供應鏈,因此未來若要擴大量能,除製造的「硬功夫」外,公司治理的「軟功夫」更是關鍵。

蘇紫雲說,軟功夫就是保守機密、製程安全、技術管制等管理能力,以符合「瓦聖納協定」、「武器進出口管制」、「工業安全管理」等法規體系,進而讓台廠成為美國與民主國家的安全生產夥伴,將是台美國防產業對接的關鍵。


最新政治新聞
人氣政治新聞
行動版 電腦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