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管嬰兒多胞胎機率高?醫:現行「精準醫療」不需擔心
現今醫學發達,人工生殖不僅限於癌症、不孕症患者,許多民眾也會選擇「社會性凍卵」,等事業有成後再生育。不過,過去曾有刻板印象,認為人工生殖容易生出多胞胎寶寶,實際上真的如此嗎?
多胞胎懷孕風險高,試管嬰兒 1 次 1 胚胎為原則
目前人工生殖技術包含「人工受孕」與「試管嬰兒」。人工受孕是將配偶活動力佳的精子,植入母體子宮腔內;而試管嬰兒則是將卵子取出,進行體外精卵結合,成為胚胎並培養數天後,直接將胚胎植入子宮腔內。
2014 年衛福部統計,2 個人工生殖子女中,就有 1 人為多胞胎。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解釋,過去試管嬰兒技術尚未成熟,常見到植入的幾顆胚胎外觀看似良好,最後卻以失敗收場。最後確認不是子宮出問題,檢查胚胎才發現染色體異常,多繞了幾條冤枉路。為降低失敗率,會一次植入多顆胚胎,才導致多胞胎機率偏高。
賴宗炫指出,對生母而言,懷多胞胎風險較多,除了流產機會高外,母體也可能出現貧血、高血壓、產前或產後出血等併發症。為減少多胞胎情形,醫師會依照專業判斷植入適當胚胎數。而現今 PGT 基因篩查技術成熟,植入胚胎前可以先切片瞭解染色體狀態,挑選出最健康的胚胎,以「1 次只植入 1 顆胚胎到母體」為最高原則。排除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後,目前試管嬰兒流產率降至 10% 以下。賴宗炫認為,只要試管 2 到 3 次未果,就推薦施作 PGT 基因篩查,增進成效並達到「精準醫學」的概念。
補助有胚胎顆數限制,多胞胎機率自然低
我國政府 2021 年擴大不孕症夫妻人工生殖補助方案,非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,首次申請補助最高上限 10 萬元,39 歲(含)以下 1 次最多補助 6 次,44 歲(含)以下最多補助 3 次。此外,也限制 35 歲(含)以下申請者,1 次只能植入 1 顆胚胎,36 歲至 44 歲 1 次只能放 2 顆胚胎。賴宗炫說明,植入胚胎比以往少,多胞胎機率自然就低了。
文/林亭、圖/楊紹楚
延伸閱讀:
- 記者:Heho健康
- 更多健康新聞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