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出生的孩子更容易得流感?醫學博士解析「1原因」讓你想不到

嬰幼兒是容易感染流感的族群之一,然而出生月分竟會影響嬰兒保護力?有研究顯示醫學博士阿努帕姆.耶拿、克里斯多弗.沃舍姆於《為什麼夏天出生的孩子更容易得流感?》一書中,用透過輕鬆易懂的文字來描述與傳達,搭配紮實的社會科學研究成果,揭開醫學不為人知的一面。以下為原書摘文:

夏天出生的孩子更容易得流感?

有一天,我們坐下來討論夏天出生的小孩接種流感疫苗的問題。我們首先問自己:這個問題有沒有真正的自然實驗參與其中?換句話說,不同生日的小孩接種流感疫苗是否完全交給機遇決定?我們很清楚答案應該是「對」。

不管是8月出生的孩子,或是3月或6月出生的孩子,很可能都沒有在年度體檢施打流感疫苗。但如果是9月、10月或11月出生的孩子,就很有可能成功接種 。

換句話說,秋天出生的小孩可說是走在一條「輕鬆接種流感疫苗」的道路上,而其他月份出生的小孩則是踏上一條「難以接種流感疫苗」之路。

難道這是偶然發生的嗎?以流感疫苗來說,是這樣沒錯。一般來說,我們沒有理由認為4月寶寶接種流感疫苗的生理或醫學因素,會跟10月寶寶的接種因素不一樣;更何況也沒有證據指明,春天出生的寶寶比秋天出生的寶寶更容易得流感。



如果把麥佛萊和時光機拉進來看的話,我們就能想像他回到過去,用某種方式改變了小孩的出生月份。我們反而得建立12條不同的時間線,每條時間線分別代表某一群孩子的出生月份。如此一來,我們就能看到出生月份對這群孩子的流感疫苗接種率有什麼影響。

當然,我們並不需要時光機。如果生日是隨機決定的話,那麼某個月出生的小孩應該就是其他11個月出生小孩的反事實。

這項自然實驗似乎擁有長遠的發展空間,值得做進一步的研究。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有沒有數據。克里斯、巴普,以及布朗大學的經濟學家吳傑民查看了一座大型數據庫,其中存放了數百萬美國人及其家庭的保險理賠證明。

為什麼我們要找保險理賠證明呢?因為只要病患透過醫療保險獲得醫療服務,就會產生保險理賠證明。在這種情況下,只要小孩去兒科診所做年度體檢,而醫師又要求保險公司付費的話,就會產生保險理賠證明。就算只是執行一項醫療手續,也會產生保險理賠證明。

雖然沒有人喜歡跟保險扯上關係,但是保險理賠證明對研究非常有幫助。這些數據並未記載病患的姓名、地址等個人資料,只有告訴我們這名患者發生了什麼事,發生的時間及原因。數百萬名患者過去幾年的理賠資料,正好為我們提供此類自然實驗的寶貴數據。

有了這個數據庫之後,我們首先驗證一項關鍵假設是否屬實:幼兒通常會在生日前後進行年度健檢。倘若這項假設不是事實,那麼這項自然實驗就無法成立。畢竟檢查時間如果跟出生日期無關的話,那麼比較8月和9月出生的孩子有什麼意義呢?當然,身為父母和曾經的小孩,我們的直覺認為這是一項很合理的假設。美國兒科學會甚至建議用孩子的生日提醒自己:他們該做年度健檢了。

所以我們的問題是:孩子在生日月份進行年度檢查的比例為何?我們使用了記錄數百萬名兒童資料的數據庫,搜尋年度健檢的保險理賠證明,並記下檢查日期以及孩子們的生日。我們並沒有包含兩歲以下的幼兒,因為他們太常看醫師了,所以不在生日前後接種疫苗的機會多得是;此外,6個月以下的嬰兒也不能施打流感疫苗。我們將結果依照年齡區分,以免兒童跟年紀較大的青少年相比會有落差。以下事實證明,確實有差。

數據顯示,像我們家這樣的幼兒常常會在生日前後進行年度健檢——大多數2、3歲的幼兒會在生日月份或是生日前後各2週進行檢查。不過,數據也清楚指出一個有趣的模式:隨著孩子年紀漸長,他們越來越不可能在生日前後做健康檢查。大約三分之一的5歲小孩會在生日前後做檢查。到了青少年時期,預約時間大概都平均分散在各個月份,所以生日前後做檢查的比例並未超過我們的預期。

跟青少年相比,兒童做年度健檢的時間更靠近生日,這是很合理的。幼兒需要常常去兒科醫師那裡做檢查,以確認發育是否正常,也要做兒童疾病篩檢,並按時接種常規疫苗。

青少年並沒有相同的時間限制,大多數的青少年只要1年挑某個時間做體檢,進行常規篩檢、運動健康檢查或是接種疫苗即可。因此,這也難怪隨著孩子年紀漸長,年度健檢時間跟生日相差越來越遠。



所以我們的第一個假設是對的:大多數的學步幼童通常會在靠近生日的時間去看醫師。現在,我們來好好分析2到5歲的兒童。

我們先總結一下這項自然實驗的基礎。從流感疫苗接種的角度來看,小孩的出生月份幾乎是隨機的;畢竟孩子對流感疫苗的生理需求,並不會因出生月份不同而異。對於剛好在某月出生的孩子來說,他的生理機能也跟其他月份出生的孩子相似。

學步幼童很可能會在生日前後進行年度檢查,這項發現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,因為我們想知道生日會不會影響流感疫苗的接種結果。根據我們到目前為止的研究發現,我們可以合理認定:秋天出生的小孩更有可能踏上「輕鬆接種流感疫苗」之路。


歡迎加入《優活健康網》line好友,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!



最新健康新聞
人氣健康新聞
行動版 電腦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