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每年26件重大兒虐 一半全是「受虐性腦傷」要命或致殘
▲國內曾有4個月大女嬰,因兒虐腦傷成為植物人。(照片翻攝自衛福部保護司簡報)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台灣的兒虐有多嚴重?衛生福利部今(11)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指出,國內每年平均有26名兒少遭受照顧者不當對待致嚴重傷害或死亡,其中近5成案件有「受虐性腦傷」,更有25%以上的兒童經治療仍不治喪命,9成都不滿2歲。「玩具敲到頭」、「不小心掉下床」、「飛高高稍微搖一下,怎麼可能腦出血」更成為常見辯詞,醫師強調,一般居家搖晃、安撫或跌落意外等,造成嚴重顱內受傷機會極低。
國內自110年起將每年4月訂為兒少保護宣導月,衛福部今舉辦「一時失控,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傷痛」記者會,就揭露最新兒虐數字。
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,衛福部近5年統計(109至113年),國內一共通報134件重大兒虐死傷案件,其中有63件屬於受虐性腦傷,占比接近5成,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25%經治療仍不治死亡,75%則留下不可逆的永久傷害,如癲癇、腦性麻痺、智能障礙等。
衛福部進一步分析年齡發現,受害兒少高達73%不到1歲,1至2歲則有19%,2歲以下年齡層就占了9成,顯示照顧者因為一時情緒失控的不當對待,為兒童帶來永久性的嚴重傷害。
張秀鴛指出,在兒少保護調查實務現場,家長對於兒童發生受虐性腦傷,第一時間多半否認有虐待行為,並常以意外跌落當藉口。
林口長庚兒童加護科醫師李恩沛表示,兒童自150公分以下的高度跌落造成嚴重顱內受傷的機會極微!臨床就看過,有母親與同居人涉虐男嬰卻辯稱玩「飛高高」,但檢查一看就有明顯雙側眼底多重出血,胸前、下巴、耳後更滿布瘀傷。
李恩沛說,受虐性腦傷通常伴隨著瀰漫性軸突損傷、視網膜出血等跡象,有7成以上會出現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,包含:智能障礙、腦性麻痺、癲癇發作、行為問題及學習障礙,這些都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。
李恩沛強調,受虐性腦傷對兒童造成的傷亡遠比新冠肺炎還要嚴重許多,雖然要發現不當對待有其困難度,但提醒民眾可以觀察「瘀傷」,因為,受虐性腦傷或是其他受虐,多達5至6成會伴隨瘀傷,只要看到孩子身上出現一些不正常淤傷,就要高度警覺。甚至幼兒出現精神活力不佳、嘔吐等,可能就要進一步送醫。
照片來源:CNEWS資料照、翻攝自衛福部保護司簡報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「遲緩兒」篩檢新制上路9個月 衛福部:1.7萬童篩檢疑似異常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
- 記者:陳 鈞凱
- 更多健康新聞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