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%案件來自熟人!心理師揭戀童癖「親密偽裝術」 爸媽一定要這樣教孩子才防得住


90%案件來自熟人!心理師揭戀童癖「親密偽裝術」 爸媽一定要這樣教孩子才防得住

最近關於戀童癖的討論非常多,也有很多家長會問:「到底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知道如何遠離戀童癖?」對此,也是媽媽的心理諮商所余佳容所長分享,怎麼教孩子,讓孩子知道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!

什麼是戀童癖?

戀童癖是一種涉及成年人對兒童產生性慾,或不當行為的心理異常。這些人可能是陌生人,但更多時候,他們可能隱藏在孩子熟悉的環境中,如學校老師、親戚、朋友、甚至是鄰居。余佳容提醒,家長要意識到,大多數案件,其實是發生在熟人之間,而不是陌生人犯案,孩子未必能立即察覺危險。戀童者通常會透過「獲取信任」,來接近孩子,所以預防勝於事後補救。保護孩子的關鍵是,教育他們識別可疑行為,並勇敢說不!


90%案件來自熟人!心理師揭戀童癖「親密偽裝術」 爸媽一定要這樣教孩子才防得住

讓孩子遠離戀童癖 5 大防範策略

1、教導孩子身體界線,讓他們懂得保護自己

孩子需要知道,哪些行為是不可以接受的!像是家長可以告訴孩子,自己的身體屬於自己,任何人都不能隨意觸碰。也可以舉例說明,如「擁抱家人」是好的,「但有人觸碰你尿尿的地方」是不好的」。然後,也要告訴孩子,即使對方是熟人或是長輩,有任何不舒服的時候,孩子都有權說「不」!余佳容提醒,家長還是要盡量用輕鬆、自然的方式和孩子談論這些話題,不要讓他們感到害怕或壓力過大。

2、建立開放式溝通,讓孩子願意分享

家長應該要讓孩子知道,「無論發生什麼事,你都可以和我說」,然後無論發生什麼事,請千萬不要責怪孩子,否則可能造成反效果。即使他們說出令你驚訝或難以接受的事,也要冷靜應對。家長也可以定期與孩子聊天,詢問學校、課後活動、與哪些人相處,讓孩子感到被關心。重要的是,家長要營造「安全的對話環境」,讓孩子不會怕告訴你心事!


90%案件來自熟人!心理師揭戀童癖「親密偽裝術」 爸媽一定要這樣教孩子才防得住

3、教孩子識別戀童者的常見手法

戀童者常透過以下方式來接近孩子,余佳容強烈建議,家長應該讓孩子了解這些常見手法,像是過度親密或給予特殊待遇,比如說:「我只帶你去買禮物,不告訴其他人!」;或是用秘密來控制孩子,像是可能會說:「這是我們的秘密,不要告訴爸媽!」;還有給孩子看不適當的圖片或影片,也就是試圖降低孩子的防備;還有製造身體接觸機會,如要求孩子坐在腿上、給不舒服的擁抱。

4、設定不跟陌生人走與安全密碼

余佳容建議,家長應該教導孩子這些安全原則:「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或邀請。」如果有人說是爸媽的朋友來接你,先問「安全密碼」。還有,萬一感到害怕,大聲喊「救命!」並跑向人多的地方。安全密碼是一個「只有家長和孩子知道的秘密詞」,用來確認是否是可靠的人來接送孩子。


90%案件來自熟人!心理師揭戀童癖「親密偽裝術」 爸媽一定要這樣教孩子才防得住

5、讓學校家長社區共同守護孩子

家長不能單獨保護孩子,需要學校、社區的合作!可以這樣做,多認識孩子的老師、教練、課後班導師,確保他們值得信賴。家長也可以關心孩子參加的活動,注意是否有「過於親密」的成年人,也可以鼓勵社區家長間互相提醒,共同建立安全環境。一個關心孩子的社區,可以大大降低孩子受到侵害的機率!


90%案件來自熟人!心理師揭戀童癖「親密偽裝術」 爸媽一定要這樣教孩子才防得住

如果孩子真的遇到可疑情況,該怎麼辦?

如果孩子透露有人對他做出不當行為,請務必:

.冷靜傾聽,避免責怪孩子

.立即遠離可疑對象,並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

.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,通報學校或相關機構

.陪伴孩子走過心理創傷,讓他知道「不是他的錯」

(記者吳珮均、圖片來源:Dreamstime/典匠影像)

延伸閱讀:
·戀童癖可以治療嗎?心理師揭「6大潛在特徵」 常在負情緒、酒後犯罪
·身高恐影響性格!研究:身高矮小的人「3個黑暗特質」強烈 自戀又精神變態

Google新聞-PChome Online新聞


最新健康新聞
人氣健康新聞
行動版 電腦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