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體警訊一次看

專題身體警訊一次看

醫療險保障上班族最常發生的身體警訊嗎?失眠、掉髮、高血壓、頭痛、自律神經失調......你都中了嗎?

骨質疏鬆症健保新制上路,擴大給付保護!邁向「骨折前預防」新里程碑

骨質疏鬆症健保新制上路,擴大給付保護!邁向「骨折前預防」新里程碑2 週前

骨鬆被稱為「無聲的疾病」,並會帶來骨折的風險!中央健康保險署自今年3月1日起擴大抗骨質疏鬆症藥品給付,首度將尚未骨折但具高風險族群納入保障對象,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長期使用類 詳全文

關鍵字:澎湖 母親節 衛生福利部 高血壓 健康保險 健保 福利 新制 新制上路 脊椎 腰痛 背痛 慢性病 保險 高風險 國民健康署 糖尿病

高中職以下普通教室建置大型觸控顯示器 陳其邁允諾加速完成2 週前

【高雄訊】針對議員質詢關心校園建置大型觸控顯示器進度,高雄市長陳其邁今(8)日於議會答詢表示,六都在統計方式上有所差異,部分縣市並未將高中職納入統計,因此高雄市統計數據顯示略有落差。他強調, 詳全文

關鍵字:中職 市長 投資 教育 競爭力 糖尿病 肥胖 衛生局 運動 陳其邁 體質 高血壓 高雄市 高風險

神奇!可樂可以拿來洗大腸?翁梓華醫師:可樂在急診輔助治療3大妙用

神奇!可樂可以拿來洗大腸?翁梓華醫師:可樂在急診輔助治療3大妙用2 週前

大家可能曾經聽過長輩們說過:「可樂可以拿來洗大腸」,可樂真的有此神奇作用嗎?提到可樂或是汽水,多數的人都可能會與「三高」、「肥胖」、「心血管疾病」,甚至是「結石」聯想在一起。急診醫師翁梓華表 詳全文

關鍵字:咖啡 咖啡因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肥胖 門診

腰圍是檢測內臟脂肪重要指標!醫籲:別忽略這「2大」脂肪堆積、體位超標時期

腰圍是檢測內臟脂肪重要指標!醫籲:別忽略這「2大」脂肪堆積、體位超標時…2 週前

內臟脂肪過多,恐加劇心血管疾病風險,而腰圍正是反映內臟脂肪多寡的重要指標!醫師提醒,尤其女性容易忽略產後與更年期成兩大「脂肪堆積、體位超標」時期,因此應該注意量測腰圍,以掌握健康。台灣肥胖醫 詳全文

關鍵字:上市 年前 心血管疾病 慢性病 更年期 母親節 減重 糖尿病 紓壓 美國 肥胖 運動 門診

吃巧克力攝取過量糖分恐「甜到憂鬱」!營養師教4個選購巧克力原則

吃巧克力攝取過量糖分恐「甜到憂鬱」!營養師教4個選購巧克力原則3 週前

許多人會選購巧克力作為表達愛與感謝的小禮物,又或是慰勞自己的甜點,然而市面上的巧克力種類繁多,糖分與脂肪含量大不同,挑錯了恐怕會讓對方因過量攝取糖分而「甜到憂鬱」!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宋佩蓉營 詳全文

關鍵字:咖啡 咖啡因 失眠 巧克力 心悸 憂鬱 烘焙 營養 營養師 營養師提醒 福利 禮物 糖尿病 維生素 肥胖 衛生福利部 送禮

罕見致命自體免疫疾病,蛋白尿竟是警訊!醫籲:健檢報告異常勿輕忽

罕見致命自體免疫疾病,蛋白尿竟是警訊!醫籲:健檢報告異常勿輕忽3 週前

抗嗜中性白血球細胞質抗體相關血管炎」(簡稱AAV),是一種罕見且致命的自體免疫疾病,病人初期症狀不明顯,像是疲倦、無力、身體說不上哪裡不舒服,讓人容易輕忽。這些非特異性症狀,是免疫系統已經開始 詳全文

關鍵字:健康檢查 副作用 新冠肺炎 流感 疫情 疫苗 疲倦 疲勞 確診 糖尿病 肺炎 門診 高血壓 高風險 黃金

高齡長者「左側內頸動脈」二次栓塞 東元醫院成功搶救

高齡長者「左側內頸動脈」二次栓塞 東元醫院成功搶救3 週前

記者季大仁/新竹報導東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蔡坤璋醫師診斷,發現病人是「左側內頸動脈」嚴重狹窄。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陳先生,現年73歲,去年九月曾經小中風,到了今年三月底又再度中風送醫搶救,到 詳全文

關鍵字:溝通 糖尿病 頭暈 頭痛 高血壓

打呼不只影響睡眠!醫示警「這病」恐致心臟病、高血壓 1習慣也要小心

打呼不只影響睡眠!醫示警「這病」恐致心臟病、高血壓 1習慣也要小心3 週前

睡眠呼吸中止症(OSA)是一種常見但常被忽略的健康問題。它指的是夜間睡眠時呼吸暫停或呼吸變淺的現象,主要由肥胖、喉嚨結構異常或鼻塞等因素導致。專家指出,OSA不僅影響睡眠品質,還可能引發心臟病、高 詳全文

關鍵字:減重 疲倦 病毒 睡眠 睡眠障礙 糖尿病 細菌 肥胖 高血壓

頸動脈剝離中風隱憂!這些情況小心「血管危機」 40歲以上更易發生

頸動脈剝離中風隱憂!這些情況小心「血管危機」 40歲以上更易發生3 週前

你知道嗎?頸動脈不只是輸送血液的重要道路,有時也會「鬧脾氣」,出現剝離現象。頸動脈剝離是指血管內膜與中膜之間產生裂隙,血液滲入形成血腫,影響正常血流,甚至引發腦中風。醫師提醒,40至50歲族群為 詳全文

關鍵字:健康檢查 健身 國民健康署 姿勢 慢性病 糖尿病 老化 脊椎 車禍 運動 頭暈 高血壓 高血脂 高風險

B型肝炎「隱藏版」殺手!慢性患者小心:這個壞朋友悄悄來找你

B型肝炎「隱藏版」殺手!慢性患者小心:這個壞朋友悄悄來找你3 週前

B型肝炎病毒(HBV)被喻為「不請自來的訪客」,透過血液、性接觸及母嬰傳播進入人體,成為台灣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。由於早期感染多無明顯症狀,患者常在無聲無息中遭受肝臟損害。專家指出,慢性B型肝炎 詳全文

關鍵字:保養 健保 疲勞 病毒 糖尿病 肝病 肝癌 肝硬化 衛福部 護肝 運動 長壽 高風險

後生元CECT8145,促進代謝、調整易瘦體質一次搞定

後生元CECT8145,促進代謝、調整易瘦體質一次搞定1 個月前

想不到,身體看起來不胖、四肢瘦瘦,只有腹部突出的人,也可能是內臟脂肪多的「泡芙人」!一般人只關注看得到的皮下脂肪,卻忽略看不到的內臟脂肪,體脂肪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,皮下脂肪存在皮膚下,可 詳全文

關鍵字:心血管疾病 燃脂 營養 癌症 糖尿病 維生素 體質 黃金

糖尿病男頭暈嘔吐送急診,竟是3條冠狀動脈阻塞!緊急救治避免猝死風險

糖尿病男頭暈嘔吐送急診,竟是3條冠狀動脈阻塞!緊急救治避免猝死風險1 個月前

依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,心臟疾病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,而急性心肌梗塞便是造成心臟疾病死亡的主因之一。而患有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者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較一般人高,且可能會同時發生血管多處病變、鈣 詳全文

關鍵字:南投 南投縣 心血管疾病 慢性病 猝死 福利 糖尿病 衛生局 衛生福利部 衛福部 頭暈

9成學童水果攝取不足,恐造成營養空心!每日兩份水果,從早餐開始

9成學童水果攝取不足,恐造成營養空心!每日兩份水果,從早餐開始1 個月前

加一份水果,早餐營養更均衡!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,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遠低於建議標準,尤其是7-12歲的小學生中,僅6.4%達到每日「兩份水果」的建議攝取量。董氏基金會表示長期水果攝取不足,可能 詳全文

關鍵字:便祕 免疫力 基金 學習力 小學生 慢性病 教育 木瓜 營養 糖尿病 維生素 蛋白質 黃金

胖男減重手術加生活調整,15個月狠甩100公斤!改善血壓、血脂、睡眠呼吸中止症

胖男減重手術加生活調整,15個月狠甩100公斤!改善血壓、血脂、睡眠呼吸…1 個月前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,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癌症等慢性疾病高度相關,已成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。面對肥胖引發的慢性病浪潮,三軍總醫院減重代謝暨體重管理中心在徐國峯主任帶領下,整合內 詳全文

關鍵字:ESG 世界衛生組織 中醫師 力成 心血管疾病 慢性病 教育 減重 營養 營養師 癌症 睡眠 競爭力 糖尿病 肥胖 運動 門診 高血壓 高血脂

維生素D缺乏不只骨骼危機,必知4大健康風險!醫籲:「這樣做」有效補充維生素D

維生素D缺乏不只骨骼危機,必知4大健康風險!醫籲:「這樣做」有效補充維…1 個月前

維生素D被稱為「陽光維生素」,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、維持骨骼健康,並在免疫調節、肌肉功能與全身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。然而,郭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區錦豪主治醫師指出,現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,且往往毫無自 詳全文

關鍵字:COVID-19 交通 免疫力 流感 為什麼 疫調 病毒 糖尿病 細菌 維生素 老化 肺炎 背痛 脊椎 防曬

三總體重管理中心整合多專科資源 打造健康新人生

三總體重管理中心整合多專科資源 打造健康新人生1 個月前

(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3日電)三總今日舉辦醫療成果記者會,由減重代謝手術暨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徐國峯中校說明「多專科整合標準化減重」治療方式與成果,中心導入跨團隊協作、飲食與運動指導、藥物治療、 詳全文

關鍵字:力成 教育 減重 睡眠 糖尿病 肥胖 運動 高血壓

腹痛、腹脹,竟是3公分大膽結石惹禍!達文西微創手術3大優勢,助無痕康復

腹痛、腹脹,竟是3公分大膽結石惹禍!達文西微創手術3大優勢,助無痕康復1 個月前

膽結石是常見膽囊疾病,盛行率很高,罹患膽結石的主要症狀包括膽絞痛,可能伴隨著噁心嘔吐,或是非典型的症狀如腹痛、腹脹等。如今醫學進步,透過達文西單孔膽囊切除術,具有安全、美觀、舒適3大優勢。45 詳全文

關鍵字:618 糖尿病 門診 高風險

上腹痛、背痛、黃疸…小心胰臟癌找上你!醫:這些症狀易被忽視

上腹痛、背痛、黃疸…小心胰臟癌找上你!醫:這些症狀易被忽視1 個月前

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,常被形容為「最難纏的隱形癌」,許多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。根據《香港經濟日報》報導,胰臟癌是香港第六大癌症死因,每年約奪走500條人命,患者平均年齡約在70歲左右,男女比例相 詳全文

關鍵字:健康檢查 營養 癌症 糖尿病 罹癌 肥胖 背痛 胰臟癌 運動 香港 高風險

傷口不癒合、憂鬱失眠,恐是肥胖惹的禍!個人化減重管理,防慢性疾病發生

傷口不癒合、憂鬱失眠,恐是肥胖惹的禍!個人化減重管理,防慢性疾病發生1 個月前

長期肥胖除了會導致三高、心血管疾病,對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也可能近在眼前!羅東博愛醫院醫學減重中心邱旭緯主任分享,曾有1名28歲女性護理師因腳踝扭傷久久不癒、小傷口不易癒合,才驚覺自己的肥胖已危 詳全文

關鍵字:失眠 心血管疾病 慢性病 憂鬱 減肥 減重 瘦身 睡眠 確診 糖尿病 肥胖 運動 食譜 高血壓

男嚴重心臟衰竭數度病危!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植入手術,成功助重獲新生

男嚴重心臟衰竭數度病危!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植入手術,成功助重獲新生1 個月前

罹患嚴重心臟衰竭會出現呼吸困難、疲倦、胸悶或心絞痛,甚至出現休克等症狀,有奪命風險!1名50多歲的朱先生,長年吸菸且有心血管疾病病史,今年年初因胸悶、胸痛及呼吸困難,急性心肌梗塞至急診就醫,症 詳全文

關鍵字:呼吸困難 心絞痛 心血管疾病 疲倦 糖尿病 肥胖 胸悶 運動 高血壓 高風險

遶境長時間步行,恐帶來下肢5大傷害!提前一個月做3招肌力訓練保平安

遶境長時間步行,恐帶來下肢5大傷害!提前一個月做3招肌力訓練保平安1 個月前

每年宗教進香或遶境活動,總吸引許多信眾參與,但長時間步行且速度快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。一天步行5至8小時甚至更久,不僅考驗耐力,也容易產生疲勞性傷害。遶境可能帶來的身體負擔長時間步行可能會造成 詳全文

關鍵字:中暑 伸展 保養 坐姿 姿勢 心血管疾病 慢跑 按摩 水壺 營養 疲勞 筋膜 糖尿病 肌力 肩頸 背痛 舒緩 蛋白質 進香 運動 遶境 鞋子 頭暈 骨盆

肝癌死因僅次肺癌!脂肪肝不受重視?醫揭「1習慣」小心硬化、變腫瘤

肝癌死因僅次肺癌!脂肪肝不受重視?醫揭「1習慣」小心硬化、變腫瘤1 個月前

根據衛福部統計,肝癌長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列,2021年共奪走7,781條寶貴生命,僅次於肺癌,成為第二大癌症死因。醫師指出,肝癌的發展往往並非突然,而是經歷「肝炎 → 肝硬化 → 肝癌」的漸進式過 詳全文

關鍵字:減重 營養 癌症 糖尿病 肝病 肝癌 肝硬化 肥胖 肺癌 腫瘤 衛福部 運動

糖尿病患者驚見鞋子滲血,竟是嚴重糖尿病足潰瘍!多管齊下治療倖免截肢

糖尿病患者驚見鞋子滲血,竟是嚴重糖尿病足潰瘍!多管齊下治療倖免截肢1 個月前

糖尿病足部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,主要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引發,患者足部容易傷口感染,而導致化膿跟出血,甚至會對周邊神經、血管產生損傷。1名體重高達120多公斤的林姓業務經理,平時鮮少關心自身三 詳全文

關鍵字:出國 糖尿病 細菌 醫師警告 降低風險 鞋子 飯店 高血壓 高血脂

代謝型肥胖小心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併發症!健保補助減重代謝手術,助重拾健康

代謝型肥胖小心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併發症!健保補助減重代謝手術,助重拾健…1 個月前

「代謝型肥胖」往往與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中風及癌症等慢性疾病風險密切相關。健保補助減重代謝手術,協助患者重拾健康。根據國民健康署慢性病防治組2023年公布的資料,台灣18歲以上民眾中,高血壓的盛行 詳全文

關鍵字:健保 健保補助 健康檢查 國民健康署 年前 心血管疾病 慢性病 減重 營養 癌症 睡眠 糖尿病 美國 肥胖 運動 高血壓 高血脂

哺乳擔心乳汁不足,喝湯能補奶?中醫師:乳汁不足分3大類,精準診斷助改善

哺乳擔心乳汁不足,喝湯能補奶?中醫師:乳汁不足分3大類,精準診斷助改善1 個月前

產後哺乳是許多新手媽媽面臨的重要挑戰,尤其擔心哺乳期乳汁不足,為了乳汁分泌,常見不少迷思,像是「喝湯補奶、每天灌水可以增加乳汁分泌」。李湘萍醫師表示,乳汁不足可分為3種類型,精準診斷是改善關 詳全文

關鍵字:中醫師 中醫調理 咖啡 咖啡因 營養 甲狀腺 確診 糖尿病 體質 高血壓